西漢廣陵王
劉胥
武帝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江都王劉建謀反,國除,將其封地改為廣陵郡。元狩六年(公元前117年)武帝以廣陵郡部分地置廣陵國,“分沛、東陽置臨淮郡”。封其子劉胥為廣陵王,都廣陵。
劉胥在位64年,是中國曆史上執政很長的一位諸侯王。宣帝五鳳四年,因“坐祝祖上”,就是找女巫作法咒詛皇上,案發被究。自己以綬帶自縊,廣陵國除。改為廣陵郡。死後賜諡號“厲王”。
劉宮
劉宮,江都王 劉非的孫子。江都王傳二世,劉非的兒子 劉建自殺,國除。120年後,漢平帝時期, 王莽主政,建議恢複江都王世係的封爵,於是便封盱眙侯劉蒙之的兒子劉宮為廣陵王。後來王莽篡漢,建立 新朝,劉宮的爵位被廢除。
東漢廣陵王
劉荊
東漢廣陵王 劉荊,是光武帝劉秀的第九個兒子。建武十五年(39年),被封為山陽公,十七年進爵為山陽王。在劉秀死後,劉莊(漢明帝)即位。劉荊暗中聯合劉疆奪位,劉疆拒絕,並向明帝告發。明帝念及劉荊和自己是同母兄弟,因而,隻撤銷其山陽王稱號,徙封他為廣陵王。
劉秀奪取政權後,於建武十八年(公元42年)複立廣陵郡。漢明帝永平元年(公元58年)改廣陵郡為廣陵國,徙山陽王劉荊為廣陵王,在位10年。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劉荊有罪自殺,死後諡號“思王”。劉荊是東漢第一代廣陵王,也是最後一代廣陵王。劉荊死後,廣陵國被廢除,改為廣陵郡。
1981年2月24日劉荊的廣陵王璽出土
“ 廣陵王璽”金印,係1981年2月24日,甘泉公社老山大隊社員陶秀華在甘泉二號墓旁用碎石鋪路時拾到,後上交南京博物院。金印邊長2.3厘米,厚0.9厘米,上置龜鈕,通高2.1厘米,重123克,陰刻篆文“廣陵王璽”四字,字跡工整,豐潤秀麗,字體刀法遒勁老練,為漢印中極為罕見的珍品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“廣陵王璽”金印同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岡縣誌賀町出土的一顆印文為“漢委奴國王”金印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:⑴授印時間基本相同。據《後漢書》記載,“漢委奴國王”金印的授印時間是公元57年,僅相差一年。⑵兩顆金印的印麵同為正方形,邊長均是漢代的一寸(合2.3厘米),其陰刻篆文的鐫刻技法又都是用“藥研雕”,且出自同一工匠之手。
晉朝廣陵王
司馬�y
司馬�y(278年―300年),字熙祖,小字沙門,晉武帝 司馬炎之孫,晉惠帝 司馬衷長子,母才人 謝玖,西晉太子。
司馬�y自幼聰慧,有其高祖父 司馬懿之風。當時有望氣占卜的方士說廣陵那個地方有天子之氣,所以晉武帝便封司馬�y為廣陵王, 太熙元年(290年),晉惠帝司馬衷即位,立司馬�y為皇太子。
但長大後,不修德業,性剛且奢侈殘暴,於宮中擺攤切肉賣酒,並在西園銷售雜貨,以收其利。又好算卦巫術,忌諱頗多。皇後 賈南風以其非己出,性情暴虐,恐即位後自己地位難保,便與 賈謐等設計謀害,誣陷司馬�y謀反,囚於金墉城,後徙許昌宮,派黃門 孫慮將其殺害,時年二十三歲。後追諡為湣懷太子,葬於顯平陵。
北魏廣陵王
樓伏連
樓伏連(?�D449年),或名婁伏連,代郡人, 南北朝時期 北魏將領。樓伏連忠實厚道,有度量。十三歲時繼承父位,統領部落。
道武帝初年,隨軍打敗賀蘭部、平定中山,任中山太守。 天興五年(402年),斬殺反叛僧人 張翹。同年隨軍征討 後秦的姚平,因功獲封安邑侯。
明元帝在位時,任晉兵將軍、並州刺史。 神瑞元年(414年),招撫胡人曹成等七十多人,襲殺 大夏將兵三百多人,並捉拿反叛胡人阿度支等二百多家。獲明元帝的嘉許,入朝任內都大官。
太武帝繼位後,進封廣陵公,曆任 衛尉、 光祿勳。 太延元年(435年),進封廣陵王,仍任原職。後曆任平南大將軍、鎮西大將軍等,外出鎮守統萬。
太平真君十年(449年),樓伏連去世,諡號恭王。
元羽
元羽,字叔翻, 北魏獻文帝之 子。太和九年封廣陵王,加侍中、征東大將軍,為外都大官。羽少而聰慧,有斷獄之稱。後罷三都,羽為大理,加 衛將軍,典決京師獄訟,微有聲譽。遷特進、 尚書左仆射,又為太子太保、錄尚書事。
但他卻十分好色,他奸淫了員外郎 馮俊興的妻子,馮俊興趁他夜間外出的時候砍傷他,他最終傷重不治。
元恭
北魏節閔帝 元恭(498年-532年),字修業,北魏 獻文帝 拓跋弘之孫,廣陵惠王 元羽之子,母王氏,嗣封廣陵王。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,531年�D532年在位。530年, 爾朱榮堂弟 爾朱世隆,殺害 元曄,立元恭為帝。532年,被 高歡所廢,其後毒死。諡號節閔帝,又稱 廣陵王或 前廢帝。
元欣
元欣,南北朝時代北魏、 西魏皇族。 北魏節閔帝之兄。西魏 八柱國之一,字慶樂。
北魏廣陵王元羽之子,性格粗忽、好鷹犬。 北魏孝明帝初年,任通直散騎常侍、北中郎將。後出任冠軍將軍、荊州刺史。轉任征虜將軍、齊州刺史。元欣治二州,官民協力稱讚。後任征東將軍、太仆卿。528年5月,尚書右仆射 元羅為東道大使,元欣為副使。6月,高幹邕在齊州歸降。9月,封沛郡王。531年3月,改封淮陽王,太傅、司州牧。532年,加太師、開府。7月、繼承父親的廣陵王之位。533年7月,為大司馬、侍中。534年5月,任左軍大都督。8月,跟從 北魏孝武帝入關中。534年1月,為太傅、�h尚書事。西魏宗室中官位最高者,廣平王 元讚以下諸王,高規格禮遇元欣。537年5月,任太宰、大宗師,進大塚宰、中軍大都督。又為柱國大將軍,八柱國之一。548年5月,為太傅,後進封司徒。554年,為大丞相,死後諡號容。
劉宋廣陵王
劉誕
劉誕(433�D459),字休文, 彭城綏裏人,南朝 宋文帝第六子,母為殷修華。元嘉二十年,封廣陵王。元嘉二十六年,改封隨郡王。在宋文帝北伐、宋孝武帝討伐 劉劭和平定 劉義宣等戰爭中屢立功勳,封竟陵王。後受到宋孝武帝 劉駿猜忌,占據廣陵造反,被 沈慶之率軍擊敗並殺死。
南齊廣陵王
蕭鑒
蕭鑒,字宣徹,南齊太祖 蕭道成第十子也。初封廣陵王,改封廣興王、始興王。
唐朝廣陵王
李純
唐憲宗 李純,原名李淳,被立為 皇太子以後改名。初封廣陵王。
後晉廣陵王
錢元�V
錢元�V(887年-942年),字德輝, 杭州錢塘(今 浙江杭州)人,原名錢傳�V,是五代十國的 吳越國武肅王 錢�H的第六子,母親 莊穆夫人吳氏。
錢元�V曆任沂王府谘議參軍、宣武軍節度使判官,散騎常侍,馬軍廳事指揮使。武勇都之變,徐綰召淮南軍入侵兩浙。在 顧全武的建議下,錢�H派錢傳�V到淮南 楊行密處通婚。途中,逃脫了潤州團練使安仁義的扣留。到揚州,楊行密把女兒嫁給他,說生子當如錢郎,召 田�f回軍。錢傳�V夫妻回到杭州錢塘,征縉雲、睦州有功,為邵州刺史。克東洲,為睦州刺史。後鎮蘇州,為中吳建武等軍節度使,蘇州、常州、潤州等團練使,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文穆王 錢元��即位,改傳�V為元�V。其人性簡約,習弓馬。錢元��和他喝酒時對他說這是六哥的位置,小弟坐上是兄長所賜。錢元�V俯伏感泣。為檢校太師,中書令,開府儀同三司。作金穀園煙雨樓養老。在蘇州三十年,天福七年三月去世,靈柩前被後晉封為廣陵郡王。年五十六歲,以王禮安葬,諡號宣義。
宋朝廣陵王
趙德雍
趙德雍,字仲達, 魏王 趙廷美第四子。淳化初,授右驍衛將軍,曆右羽林、龍武二將軍,累廷蔡州觀察使、鹹寧郡公,終天平軍節度觀察留後,贈宣德軍節度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諡康簡。明道中,追封廣陵郡王。
趙元儼
趙元儼(985~1044) 宋太宗第八子,宋太宗時期封周王。
宋真宗即位,授檢校 太保、左衛上將軍,封曹國公。明年,為平海軍 節度使,拜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加檢校 太傅,封廣陵 郡王。封泰山,改昭武、安德軍節度使,進封榮王;祀汾陰,加兼 侍中,改鎮安靜、 武信,加檢校 太尉;祠太清宮,加兼 中書令。坐侍婢縱火,延燔禁中,奪武信節,降封端王,出居故 駙馬都尉 石保吉第。每見帝,痛自引過,帝憫憐之。尋加鎮海、安化軍節度使,封 彭王,進太保。仁宗為皇子,加太傅。曆橫海永清保平定國節度、陝州大都督,改通王、涇王。
宋仁宗即位,拜太尉、 尚書令兼中書令,徙節鎮安、忠武,封定王,賜讚拜不名,又賜詔書不名。 天聖七年,封鎮王,又賜劍履上殿。 明道初,拜 太師,換 河陽三城、 武成節度,封孟王,改 永興 鳳翔、 京兆尹,封荊王,
慶曆四年正月薨,贈天策上將軍、徐兗二州牧、 燕王,諡恭肅。
趙孝騫
趙孝騫,北宋宗室, 宋英宗趙曙之孫,吳榮王 趙顥之子,官至寧國軍 節度使、晉康郡王。
趙孝永
趙孝永,益端獻王 趙�f之子。邢州觀察使,贈司空、廣陵郡王。
郭師禹
郭師禹, 榮王郭�{之子,宋孝宗 趙�Y的 成穆皇後的弟弟。曆任昭慶軍承宣使、保大軍節度使、攢宮總護使、太尉、少保、少傅。宋寧宗即位加郭師禹少師,進封永寧郡王。慶元五年十月封廣陵郡王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